首先确保安装了 gcc openssl-devel pcre-devel 和 zlib-devel 等软件,其实主要是为了安装 Nginx 期间的编译等,如果不安装,出错的时候,按照提示一个一个安装也可以。

Linux 编译安装:

wget http://nginx.org/download/nginx-1.7.6.tar.gz
tar zxvf nginx-1.7.6.tar.gz
./configure --sbin-path=/usr/local/nginx/nginx --conf-path=/usr/local/nginx/nginx.conf
cd nginx-1.7.6
make
make install

具体安装时的配置可以参考:http://nginx.org/en/docs/configure.html

Linux 下也可以用包管理器安装:

sudo yum install nginx || sudo apt-get install nginx

那么,我们来看看 nginx.conf 配置文件的结构,类似于:

{
    main
    events : {}
    http   : {
            main
            server : {
                    main
                    location : {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}
}

最外面的块是 main,main 包含 Events 和 HTTP,HTTP 包含 upstream 和多个 Server,Server 又包含多个 location;

main 块设置的指令将影响其他所有设置,相当于全局设置;

server 块的指令主要用于指定主机和端口,设置网站,例如虚拟主机;

upstream 指令主要用于负载均衡,设置一系列的后端服务器;

location 块用于匹配网页位置,就是匹配网页的路径,匹配到的路径可以做一些事情,例如反代。

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式:server继承main,location继承server,upstream既不会继承其他设置也不会被继承。

在这四个部分当中,每个部分都包含若干指令,这些指令主要包含Nginx的主模块指令、事件模块指令、HTTP核心模块指令,同时每个部分还可以使用其他HTTP模块指令,例如Http SSL模块、HttpGzip Static模块和Http Addition模块等。

#定义 Nginx 运行的用户和用户组,默认由 nobody 账号运行, windows 下面可以注释掉。 
user www www;

# nginx 进程数,一般建议设置为1。起的太多了,可能会带来性能上的问题。但是如果是耗 CPU 的操作的话,建议等于 CPU 总核心数。
# 这个还可以和 worker_cpu_affinity 配合
worker_processes 1;

# 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,[ debug | info | notice | warn | error | crit ]
error_log /var/log/nginx/error.log info;

# 进程文件,windows 底下可以注释掉
pid /var/run/nginx.pid;

# 一个nginx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(句柄)数目,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件数(系统的值ulimit -n)与nginx进程数相除,
# 但是nginx分配请求并不均匀,所以建议与ulimit -n的值保持一致。
worker_rlimit_nofile 65535;
  1. 关于 Linux 里面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,参见这里

  2. 关于workercpuaffinity,可以参见这里这里

  3. 关于pid的资料,请参考这里

  4. 关于此处可以查看

工作模式与连接数上限

events{
  # 参考事件模型,use [ kqueue | rtsig | epoll | /dev/poll | select | poll ]; 
  # epoll模型是Linux 2.6以上版本内核中的高性能网络I/O模型,如果跑在FreeBSD上面,就用kqueue模型。
  use epoll;
  connections 20000;  # 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多连接数
  # 单个进程最大连接数(最大连接数=连接数*进程数)该值受系统进程最大打开文件数限制,需要使用命令ulimit -n 查看当前设置
  worker_connections 65535;
}

关于事件模型,可以参考这里这里,还有《深入浅出nodejs》中说的挺多的。

# 设定http服务器
http {
  include mime.types; #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
 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/octet-stream; # 默认文件类型

include 是个主模块指令,可以将配置文件拆分并引用,可以减少主配置文件的复杂度

default_type 属于HTTP核心模块指令,这里设定默认类型为二进制流,也就是当文件类型未定义时使用这种方式,例如在没有配置PHP环境时,Nginx是不予解析的,此时,用浏览器访问PHP文件就会出现下载窗口。

#charset utf-8; #默认编码

sendfile on; #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,sendfile指令指定nginx是否调用sendfile函数来输出文件,对于普通应用设为 on,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,可设置为off,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/O处理速度,降低系统的负载。注意:如果图片显示不正常把这个改 成off。
autoindex on; #开启目录列表访问,合适下载服务器,默认关闭。

keepalive_timeout 120; #长连接超时时间,单位是秒

#gzip模块设置
gzip on; #开启gzip压缩输出
gzip_min_length 1k; #最小压缩文件大小
gzip_buffers 4 16k; #压缩缓冲区
gzip_http_version 1.0; #压缩版本(默认1.1,前端如果是squid2.5请使用1.0)
gzip_comp_level 2; #压缩等级

#压缩类型,默认就已经包含text/html,所以下面就不用再写了,写上去也不会有问题,但是会有一个warn。
gzip_types text/plain application/x-javascript text/css application/xml;
gzip_vary on;
#limit_zone crawler $binary_remote_addr 10m; #开启限制IP连接数的时候需要使用

对于 gzip 可以参考这个文章了解下。

upstream www.ospring.pw {
  # upstream 的负载均衡,weight 是权重,可以根据机器配置定义权重。weigth 参数表示权值,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。
  server 192.168.60.121:80 weight=3;
  server 192.168.60.122:80 weight=2;
  server 192.168.60.123:80 weight=3;
}

负载均衡详细配置请看这里

#虚拟主机的配置
server {
  # 监听端口
  listen 80;
  #域名可以有多个,用空格隔开
  server_name www.ospring.pw ospring.pw;
  ssi on; # Server Side Include,通常称为服务器端嵌入
  index index.html index.htm index.php;
  root /data/www/ospring.pw;

  # 图片缓存时间设置
  location ~ .*.(gif|jpg|jpeg|png|bmp|swf)$ {
    expires 10d;
  }

  # JS和CSS缓存时间设置
  location ~ .*.(js|css)?$ {
    expires 1h;
  }

  # 日志格式设定
  log_format access '$remote_addr – $remote_user [$time_local] "$request" '
  '$status $body_bytes_sent "$http_referer" '
  '"$http_user_agent" $http_x_forwarded_for';
  # 定义本虚拟主机的访问日志
  access_log /var/log/nginx/ospring.pw.log access;

反向代理

# 对 “/” 启用反向代理
location / {
  proxy_pass http://127.0.0.1:3000;  # 设置要代理的 uri,注意最后的 /。可以是 Unix 域套接字路径,也可以是正则表达式。
  proxy_redirect off; # 设置后端服务器“Location”响应头和“Refresh”响应头的替换文本
  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 # 获取用户的真实 IP 地址
  #后端的Web服务器可以通过 X-Forwarded-For 获取用户真实IP,多个 nginx 反代的情况下,例如 CDN。参见:http://gong1208.iteye.com/blog/1559835 和 http://bbs.linuxtone.org/thread-9050-1-1.html
  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For $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;
  #以下是一些反向代理的配置,可选。
  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 # 允许重新定义或者添加发往后端服务器的请求头。

 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; #允许客户端请求的最大单文件字节数
 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; #缓冲区代理缓冲用户端请求的最大字节数,
 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; #nginx跟后端服务器连接超时时间(代理连接超时)
  proxy_send_timeout 90; #后端服务器数据回传时间(代理发送超时)
  proxy_read_timeout 90; #连接成功后,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(代理接收超时)
  proxy_buffer_size 4k; #设置代理服务器(nginx)保存用户头信息的缓冲区大小
  proxy_buffers 4 32k; #proxy_buffers缓冲区,网页平均在32k以下的设置
 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; #高负荷下缓冲大小(proxy_buffers*2)
 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;
  #设定缓存文件夹大小,大于这个值,将从upstream服务器传
}

# 本地动静分离反向代理配置
# 所有 jsp 的页面均交由tomcat或resin处理
location ~ .(jsp|jspx|do)?$ {
  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
  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  proxy_set_header X-Forwarded-For $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;
  proxy_pass http://127.0.0.1:8080;
}

# 所有静态文件由nginx直接读取不经过tomcat或resin
location ~ .*.(htm|html|gif|jpg|jpeg|png|bmp|swf|ioc|rar|zip|txt|flv|mid|doc|ppt|pdf|xls|mp3|wma)${
  root    /data/www/ospring.pw/public;
  expires 15d;
}
location ~ ^/(upload|html)/  {
  root    /data/www/ospring.pw/public/html;
  expires 30d;
}


include     vhosts/*.conf; 分割配置文件,方便管理
}

ssi 请参考这里

举例:

location ^~ /service/ {
  proxy_pass http://192.168.60.245:8080/;
  proxy_redirect      default;
  proxy_set_header    Host $host:$server_port;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Forwarded-Host $host:$server_port;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Forwarded-Server $host:$server_port;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Forwarded-For  $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;
}

简化:

location ^~ /service/ {
  proxy_pass http://192.168.60.245:8080/;
  proxy_redirect      default;
  proxy_set_header    Host $host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Real-IP $remote_addr;
  proxy_set_header    X-Forwarded-For  $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;
}

更简化:

location ^~ /service/ {
  proxy_pass http://192.168.60.245:8080/;
  proxy_redirect      default;
}

via。https://div.io/topic/1395

最后修改:2017 年 07 月 21 日 05 : 45 AM